二三事 一辈子

 

  ——访海军某基地原副参谋长邬发琪

 

  这是一位十多岁从军,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培养出来的指挥员,曾进入国防大学等四所军事学院进行深造;从副科长、团长做到某基地副参谋长的领导干部,曾经历过生与死、血与汗考验的老战士。
   他穿着一身白色的军装,勋章挂满胸前,在镜头前却显得拘谨--他的勇气和霸气在战场上、洪水中和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被激发;他的谦和、质朴渗透在平静淡泊的生活中,但有一样始终不变的,就是他的热情。

 

  祖国南疆边境线上的记忆
   《上海川商》:知道要去打仗,会不会害怕?
   邬发琪:没有觉得怕。首先,从我上学启蒙开始,就爱看打仗的电影,电影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其次,部队有打仗的训练基础,平时的军事训练针对性很强。打仗之前,我参加过大军区按实仗要求组织的参谋业务大比武竞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立了三等功,古人曰:“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上海川商》:家人不担心么?
   邬发琪:怎么不担心呢?当时通讯工具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战前三个月上级就要求部队停止通讯,所以妻子不知道。半年之后我们部队撤军反悔原驻地,收发室给我送了爱人的三封家信。第一、二封没有收到我的回信后,她在第三封的信封上写了一个寻人启事:“邬发琪你在哪里?请部队领导查找后快回信,家人很担心。”涕在信封上面的泪水印迹很清楚。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接到这三封信后,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这时我才明白:“军功章啊应该有妻子的一半”。后来部队领导知道情况后,把我作为保守机密的典型来宣传。实际上,只要是军人,大家都会这么做的。

  《上海川商》:在战场上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死人?
   邬发琪:不是的,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我们部队的战斗精神;二是能吃上一顿饱饭、热饭,睡上一次好觉,喝上一口干净的水。为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自卫反击战,所以大家一上了战场,就把生死置之度外。

  邬发琪部队作战区域为亚热带丛林地区,均为卡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山高路险,林茂竹深。加之气候异常,雾多湿气大,敌人在这种地形上防守隐蔽分散,采取“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散”的战术。但是邬发琪所在的部队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英雄部队,为了轻装上前线,战士们只带上一件雨衣作为夜宿工具,广大指战员怀着一种“头可断、血可流、祖国的寸土不能丢”、“为边民报仇雪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坚定誓言。

  《上海川商》:你在战斗中生命受到几次死亡的最大威胁?
   邬发琪:可以说天天都有,战斗一打响,敌人的子弹炮弹不长眼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自己就光荣了。在战场上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明天我们还在一起吗?明天希望看见你还活着”。吃干粮时常说的就是:“吃饱点啊,下顿还不知道吃不吃得上啊,就是死了也要成一个饱死兵”。这是战斗的残酷性。
   邬发琪同志也经历了三次生死最危险的考验。一次是在部队协同友军合歼敌人的战斗中。第二次是在一次远程奔袭的战斗中,遭遇突袭,师长感到有些不对,邬发琪主动要求去侦察,在他们刚要穿越山路时,前面的两位侦察兵踏响地雷,一个腿炸断,一个手炸断,这时邬发琪只听到后面指挥所的同志大声喊“邬发琪,快卧倒!”,邬发琪不顾生命危险,仍带领警卫员绕道穿过山路,一鼓作气爬上了山头,探明了情况。师长当即给英勇的邬发琪记了三等功。第三次是在一次进攻战斗中。邬发琪他们的前卫团遭敌人500余人狙击,战斗打的很艰难。副师长带领邬发琪、警卫员、侦察兵前去前线加强指挥,开始邬发琪带领两名侦察兵走在前面带路,副师长和警卫员距他们后面50来米。当行至到山里时,副师长叫“邬发琪返回我身边一块走,便于看地图了解情况”。这一叫救了邬发琪的命,当邬发琪刚返回到副师长身边,右侧山上的敌人突然开枪射击,前面两位侦察兵当场牺牲。邬发琪他们立即滚到路边的深沟里隐蔽起来,敌军火力持续了三十分钟后,副师长令邬发琪返回去,调后卫团的两个连前来支援。扫除障碍后,他们及时到达了前卫团,协助团领导重新组织120名共产党员的冲锋队,将敌大部歼灭,圆满完成任务。
   惨烈的战斗场面在最初令人心颤,英烈们的光辉形象使人肃然起敬。邬发琪同志经历过数次的生死从他身旁擦过,经历过数十名战友牺牲在他身旁,也看过敌人数十名尸体躺在阵地上、大路边、漂浮在池塘里。但这些,对于战斗中每天见惯了生死场面的邬发琪来说,渐渐不会有过于激烈的反应。他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自己的一切,把地位、金钱、享受看的十分平淡。他常说的一句话“想到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我是幸运的,什么都满足了”

 

  和平年代的卫士
   《上海川商》:平息1989年6月发生在北京的政治风波,你完成了哪些任务?
   邬发琪:根据国家宪法第89条第16项之规定,奉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主要是参加北京部分地区协助武警和公安干警实行戒严任务。负责维护社会的正常工作秩序,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邬发琪同志没有想到,他会在祖国南疆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之后的十年,又一次地参加了国内发生重大事件的任务。在完成这次任务中,邬发琪又一次立了三等功,被集团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新闻媒体宣传的优秀指挥员之一。被誉为“党的忠诚卫士”。他的家乡四川省内江市宣传部隆昌县特邀他回去做报告。
   1989年9月的《解放军画报》中《无畏的上校》一文对邬发琪的报道。“6月3日晚,当部队行进到木樨地一带时,遭到一伙暴徒的阻拦,部队被截成几段……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围过来,在几名暴徒的煽动下,要抢夺无线电台,在这万分危急关头,邬发琪沉着冷静,厉声制止了歹徒的破坏行为,并及时调集警通连采取保护措施。……一路上他不顾个人安危,一直走在队伍前列。经过两个小时的突围、冲击,顶住了暴徒的袭击,使300多名被围和失散的官兵按时到达了指定集结地,而他自己却被暴徒们砸伤30多处。”,“在到达天安门戒严区域后,邬发琪又先后四次冒着生命危险带领部队执行任务。”

 

  抗洪救灾
   《上海川商》:你当兵特别早,所以军令对你来说已经是在血液里的了,遵守命令、执行命令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吧?
   邬发琪:那当然啊。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不过按照军队的战斗条例也规定,有时遇情况紧急,本级指挥员可以积极独断专行,来不及报告的,可以边执行边报告,若遇特殊情况,也可完成任务后再报告。
   《上海川商》:那你有没有违反军令的情况呢?
   邬发琪:有过一次,差点挨处分。不过人家来求情了,最后不但没有受到处分,还被凭为大军区的先进个人。
   《上海川商》: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是什么事,谁来求情,有这样大的面子?
   邬发琪:那是发生在1982年8月初的事。8月1日那天,下了一天的暴雨,晚上6时许,上级命令我团连夜乘车机动赶赴河南长垣县黄河边执行抗洪救灾任务。由我带领二营(时任团参谋长)五百余官兵负责坚守外堤的安全任务。

  刚到现场,当地公社的副社长气喘吁吁跑来,请求部队赶快去救被洪水包围村庄里的三百多名群众:“他们已被洪水围困了两天两夜,其中还有一位孕妇快临产”。邬发琪一听急了,说:“没问题,立即组织部队下去抢救”。营长说:“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外大堤的安全,不是救人”,邬发琪大发雷霆:“人命关天,哪有解放军见死不救的道理,这里我是最高指挥员,我说了算,出了问题我负责”。没有救生器材,他们就用全营的背包,用塑料布困扎紧,用军裤在水中灌满气扎紧,把做饭的铝桶和背包集中使用。
   准备完毕后,邬发琪主动担任水中抢救指挥员。当邬发琪组织百余名战士下水游到四百多米的时候,突然岸上有人大声喊:“邬发琪,你快游回岸上来,你随便脱离指挥位置,回去我要处分你”。邬发琪回头一看,是政委来了,在他身边的侦察排长说:“参谋长我们回去吧,不然你要挨处分的”,邬发琪说:“不管他的,我们都快游了一半了,返回去的距离等于我们也到了村庄了,我们是救人,不是干什么坏事,因为救人受处分也值得。”这样,他坚持把大家带进了村庄,首先找到了那位孕妇和一些老弱残者,先把他们护送上岸。到了下午四时左右,团里又调来两艘冲锋舟加强他们救群众,直至晚上十时许,村庄里的318名群众全部救上岸。
   晚上11时许,邬发琪回到了营指挥所,营长说救的那位孕妇一上岸就生下了一位男婴,为了感谢解放军的救命之恩,取名为李洪军。

  《上海川商》:最后你在会上做检查了吗?处分了吗?
   邬发琪:哈哈!看来做好事也有好报的,真有点带戏剧性的。我正在房间里写检讨报告,突然听到外面吵吵,我推门一看,来了十几名群众,领头的就是那位来求援的公社副社长,正和团长、政委交谈。到了晚上,政委告诉我明天在会上不用做检查了,把你组织二营抢救群众的情况好好介绍。当时把我搞糊涂了,政委笑着说:“你做检查人民群众不答应,你给我团增光了。”就这样,本来做检查,后来变成了介绍经验。

  邬发琪同志的坚韧和执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体现了他视人们为父母的军人本色。在大军区召开的抗洪救灾表彰大会上,邬发琪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还受到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通报表彰。

 

  见义勇为
   《上海川商》:人的一生会面临许多抉择,面对他人遇到危险时,你是慷慨相助?还是袖手旁观呢?
   邬发琪:肯定是慷慨相助。这是一个做人的起码道德标准。人是有感情的,没有了感情,那就不成了冷血动物了吗?
   《上海川商》:你经历过这种事吗?
   邬发琪:经历过。在2002年7月29日那天,上午我带领海军指挥组(时任某基地副参谋长)一行9人参加完上级组织的军事演习,经过象山县高架隧道时,发现前方有20多辆汽车被阻,现场十分混乱,我惊呆了,40多名乘客被挤压在车箱里生死不明,鲜血满地,现场几十辆车,其中还有三辆大客车,坐满了乘客,就是没有一个人下来救人的。
   《上海川商》:大概是因为他们害怕吧,怕惹祸上身,也可能怕血怕死?
   邬发琪:嗯,有可能,我们车上有一位司机,见此情景当场就吐了。
   《上海川商》:不能跟你上过前线的人比啊,不过你蛮厉害的,居然救出来那么多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怎样救的?
   邬发琪:想?还想啥呀,没有人来救,我们赶紧先救几个算几个呗。
   他们抢救了近一个小时,这时地方6名交警带着切割机赶来了,象山县医院的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也来了,和部队同志一起继续抢救。在这次行动中,他们共救出了8名重伤员,22名轻伤员。在抢救即将结束时,邬发琪要求最后检查现场,奇迹般营救出了一位被困在后排座位下的小女孩。正当邬发琪的部队准备登车启程时,象山县县长赶来了,询问邬发琪等人的单位、姓名。邬发琪说:“救人民群众是我们军人应该做的,军装就是我们的姓名”。
   被阻车上的乘客和闻讯赶来的人们在隧道口自发站成2排为他们送行。有的递上了矿泉水,有的从车窗递出了毛巾,让他们润润干裂的嘴唇,擦擦满是血迹的双手。110警车主动为他们开道,在场的警察列队向他们敬礼。
   邬发琪等9名同志见义勇为的行为得到了党和人们的褒奖,舰队司令员、政委专门批示,要求大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海军司令员、政委颁布命令,为邬发琪同志荣记三等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邬发琪这位经历过战火洗礼、经历过大海波涛磨练的老兵,惊涛骇浪铸就了他铮铮铁骨,坚定的信念早已深深植在他心间。那就是:人们的利益高于天!
   战士的心都是水晶做的,虚伪和做作不会是一个战士的作为。他们或许不够绅士,也或许不够渊博,但他们绝对真诚、诚实、坚毅、勇敢。这是一次特别的采访,这两个小时,我知道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两三件事,可以串起他的一生,而这两三件事,也可以串起一个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中国历史。

 



邬发琪

海军某基地原副参谋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