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生态哲学 建设绿色世界

 

  

——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祥荣教授

 

  我是个学者,无论纷繁的世界变幻,主要的兴趣还是在教学科研,做事情会有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在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显得斑驳和怀旧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办公楼里,王祥荣教授微地道来
  195710出生的王祥荣,当过上山下乡知青,曾在四川省德阳县景福公社初中任过代课教师,1978入西南科技大学农学系学习,毕业后在德阳市政府农业区划办公室担任过助理农艺师。此后漫长的求学和工作生涯,都与高校密不可分,从四川、湖北、一路沿长江来到了上海,经学华东师大、同济大学、尔后又作为英国利物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美国富布莱特学者相继赴英、美交流与教学,2000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至今。从王祥荣的简历中可以让我们看他的人生选择,印证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信条。

 

  █打造中国的国家公园体系
  近,王祥荣正在忙于国家公园评估与规划建设的事情,总要抽时间往安徽黄山风景区野外调查与测试。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据说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于是提出,“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黄石国家公园,这是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
  截至2014年7月,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符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标准的国家公园5220处,自然保护地共207201处。
  在中国,尽管早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国家公园的提法还是个新鲜事儿。
  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出,在9个省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国家公园试点的申报之火,从2014年初就开始熊熊燃烧。
  2014年初,湖北省林业厅向国家林业局递交申请,请求将湖北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此前,湖北省委已出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神农架等地创建国家公园,完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西藏自治区计划2014年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争取逐步将珠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纳木错、玛旁雍措纳入国家公园建设试点范围。
  提出同样诉求的,还有许多省市,包括安徽黄山、四川福宝景区…..
  王祥荣说,2014年1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会在澳大利亚召开,希望全球达到一定标准的国家公园联网,形成一个国家公园的全球网络体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立于1948年10月,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全球环境组织,拥有超过1200个政府和非政府机构成员和近11000名分布于150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志愿者。其在保护地和国家公园发展方面所提出的建议极具权威性、建设性。
  这对于中国那些积极申建国家公园的地区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跻身全球国家公园行列的机会,但是,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非常清楚的一本关于资源普查的账本,说清楚你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到底是怎样的,但我们过去并没有这个数据库。”
  于是,查清黄山风景区生态本底账本、建构数据库这件基础性工作,就成了王祥荣目前的一项主要工作。但这并不容易,黄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千米,景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要在相对空白的基础上,积累起这里的所有基础数据,需要时间和技术。
  “我们在黄山开发了一套无线传感系统,就是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自动观测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把天、地、生的多种数据,通过在线监测,实时传输,每5秒读取一次数据并传输。我们与合作单位还共同开发了一个APP,在后方就可以实时监控到这些数据的变化。”王祥荣打开手机,展示了这个新款APP的强大功能。
  王祥荣介绍说,黄山风景区160多平方公里,大约需要安装15套监测系统,通过网格化的布局,就可以实现全覆盖。“目前,大家普遍看到的环境测试系统都比较单一,且价格昂贵。而这套新系统可以同时测量到32-45项环评指标参数,灵敏度高。一套新系统的价格在10多万,性价比非常高。”
相信这些用于黄山风景区环境测试的设施和经验,也可以迅速复制到其他需要建设国家公园的试点城市。

  █让城市生态更有韧性。
  谈话中,王祥荣经常会提到家乡四川,作为四川人的他,非常关注四川的城市生态发展。
  2016年年初,中英合作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带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启动,将在西昌探索“韧性”防灾。这个项目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英国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旨在推动地震带山区防灾减灾。项目分设6个课题,“地震山区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模型”是其中一个课题,将在西昌建设“韧性”城市。
  课题研究为期3年,将通过采集西昌市水域流动、天气变化、基础设施、人群聚集等基础数据,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运行系统模拟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推进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技术进步,提升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救灾技术水平,增强城市灾后重建的恢复能力。
  什么是韧性城市?在层出不穷的城市发展新理念中,韧性城市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王祥荣正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开展“气候变化对中国韧性城市的对策研究”。
  王祥荣说,韧性城市是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又一个新模式。它更加强调城市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综合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影响的“弹性”和应对能力,在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界的不利影响,城市要有一种具恢复力的弹性。”王祥荣说,这个理念,比目前正在推广的“海绵城市”的内涵,更进一步。
  此前联合国曾经在全球挑选100个城市,开展韧性城市示范,四川省德阳市入选。
  至于为什么是德阳,王祥荣说,这里是中国非常具代表性的重工业集中地,大型央企很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结构需要优化,产业需要转型,重工业需要轻型化,同时三产需要拉动起来,城市的河湖水系、山系、湿地、森林、农田等生态属性与功能也需进一步提升。“再加上德阳的几个县级市绵竹、什邡,还有灾后重建的需要,所以多种需求综合起来,被选定为韧性城市的示范项目。”
多年投身于生态建设,王祥荣经历了社会意识对于生态理解的变迁。“以前说到上海绿化的人均占有面积,曾有比喻:解放初期是’一双鞋’,改革开放之初是‘一张报纸’,到上世纪90年代是‘一张床’,现在是一个‘客堂间’。”
  但对于王祥荣来说,科研、生态远不只是理念,也不只是繁花绿草,而是要落在实处,实实在在地改变一个区域,乃至这世界的面貌、走向绿色发展。

  █产学研的成功转化
  位于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占地500亩的久森(Joyson)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是王祥荣的诸多产学研实践之一。“这是复旦大学和四川省政府、成都新都区的合作项目,今年是第四年,我们在这里引进、推广国外的名优花卉苗木快繁栽培技术。”
  园区的背后,是一家希望实现业务转型的当地民营企业——四川润锋景观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想成为有先进科技含量的绿化企业,找了我多次希望合作。”在了解了企业转型的决心和诚心后,王祥荣接下了这个合作项目。
  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调整,四川润锋景观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立了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地毯式无土轻型草坪、高档彩叶(花)苗木快繁、作物良种繁育、新品种研发生产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企业。
  王祥荣并没有过急地开始操作。为了知己知彼,王祥荣先在成都、西昌、德阳、绵阳周边的花卉苗木市场详尽地做了市场调研,“当时有几家大型的绿化企业,郫县有,新津、绵阳也有,但都是做常规绿化苗木的。显然,新生的企业不能搞同质化竞争,必须走创新化道路。”于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王祥荣给这家企业定下了新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方向——利用高科技生物技术,快繁培育进口名优花卉苗木。
  于是,王祥荣牵头,帮助引进了100多个欧美的名优花卉苗木品种,比如加拿大的夕阳红、非洲的白籽莲、荷兰的火棘、锦带花、八仙花等,在这个园区里进行智能化的引种驯化与组织培养。所谓的组织培养技术,就是从一个小的植物组织开始,在培养基上培养,三个月可以长成小的植株,然后移植进入在温室大棚,这样一来,培育的速度可大大提高,半年后就可以在室外种植应用。
  为了让企业形成长期的稳定科研力量,王祥荣在企业里帮助选送了3名技术员到上海学习组织培养技术,这3名技术员学成后再回到润锋,如同火种一样,带动教会了百余名技术工人。当王祥荣再次来到久森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时,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他看到的是100余名技术工人,在超净工作室做接种的热火朝天的局面,温室大棚里新引进的花卉品种全部培育成功,一片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因为主营业务的成功转型,促使润峰成功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久森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也很好地契合了成都市政府打造“生态走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花卉苗木种植业”的发展思路,也解决当地许多农户的就业和发展问题。
  润峰的官网显示,久森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的第一产业,可解决近500名当地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0000元左右,产业带动周边农户5000户,年户均增收20000元;第三产业可解决大约600名当地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0000元左右。
  在这个产学研项目中,从选址、规划到项目引进、人才培养,每一个环节王祥荣都亲力亲为,每一个细节都颇费心思,该项目已成为四川省与复旦大学合作项目的重点范例,但他说起这个成功的项目时却是云淡风轻,也许因为,接下来有更多的项目和使命在等着他。
  在王祥荣主持的复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国家级环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里,已经有大量的技术走向了全国各地,形成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样,还有不少优质的技术,还储备着,等待来日的机会,到合适的场合一展身手。
  比如,一项名为“溶藻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除藻技术”,王祥荣已经拿到了国家发明专利。这项技术主要是使用生态除藻剂,按照一定比例投放水体,就可以通过天然微生物技术,抑制水体里的蓝藻绿藻的生长。”我们的实验显示,24小时候水体明显变清,48小时候,水体就已经很清澈了。“王祥荣说,这项技术的适用性非常广泛,也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还有国家发明专利“地毯式无土生态型草坪的繁育方法(2003)”、“绿地生态评价单元粒度自适应栅格取样方法(2015)”,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体有害藻类的装置(2008)“、“一种利用紫外线去除水体中污染藻类的装置(2009)”、“一种采用磷酸银催化剂在模拟可见光下降解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装置“,软件著作权“基于RS和实测的城镇绿地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及系统1.0(2013)”、“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基线调查评估系统1.0”(2014)在“整装待发”,走向社会。
  这些年来,王祥荣经长江头,到中游,再到长江尾,一路求学成长,担任着不少重要的学术职务:IUCN-CEC(国际自然保护联盟CEC执委)、国际生态城市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生态学学会理事长、上海市住建委环境与绿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林业》主编等,而他的研究成果,也已经播撒到了全国各地。“除了黑龙江,其他地方都已经有过多种多样的合作了;但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王祥荣说。


王祥荣

王祥荣,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从四川、湖北、一路沿长江来到了上海,经学华东师大、同济大学、尔后又作为英国利物浦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美国富布莱特学者相继赴英、美交流与教学,在2000年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至今。

相关阅读